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地炼重塑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格局(附最新统计表)
来源:  添加时间:2016-11-02 浏览次数: 258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俄罗斯超过沙特成为当月我国最大原油进口国。这是自去年以来,俄罗斯第八次单月对我国原油出口量超过沙特,跃居榜首。

虽然从年度进口量来看,沙特依然是我国最大原油进口国,但其在单月进口量上的“冠军”地位已经频频失守。除了俄罗斯之外,在今年7月,非洲产油国安哥拉实现逆袭跃居我国原油进口国的榜首。

其实,我国原油贸易格局的变化与去年以来民营地方炼厂这股新崛起的原油进口势力有着一定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原油进口实行进口权和使用权双权管制。在2015年之前,原油进口几乎为大型国企、央企所垄断,民营地炼企业苦求而不得。直到2015年,原油进口双权才逐渐向地炼企业放开。

目前全国共有20家地方炼厂获进口原油使用权配额共计7682.88万吨。其中有12家地炼获批非国营贸易进口原油资质,共计4929万吨,分别为利津石油化工厂有限公司、垦利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宁夏宝塔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东营市亚通石化有限公司、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寿光鲁清、京博石化、齐润化工和海右石化。近日,国内有6家地方炼厂正在申请使用原油,分别为日照岚桥港口石化、山东金城石化、河南丰利石化、山东万通石化、山东海科化工和山东鑫泰石化,上述地方炼厂申请使用进口原油总量为1208.6万吨。

国际能源研究机构行业分析师邹敏珍表示,2016年我国原油非国营贸易额度是8760万吨,预计今年我国地炼原油进口量为6100至6300万吨,或占全国原油进口量的16%左右。随着后期更多地炼企业获得原油进口权和使用权,地炼在我国原油进口贸易中所占比重还将越来越大。

地炼的加入不仅使得我国原油进口量进一步放大,其进口的偏好也使得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由于沙特、伊朗等国家原油出口主要倾向长期合约,长期合作的客户主要是国企。而作为新崛起的进口势力,地炼从俄罗斯、安哥拉及南美等地采购量较大。

国际能源研究机构普氏预测,预计未来5年内,中东原油占中国进口原油比例可能下降至50%以下。而俄罗斯将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拉美原油生产者将更加积极地把原油推销至亚洲。预计到2020年拉美原油将占中国原油进口量的15%左右。

2016年原油进口使用权配额统计(万吨/年)

序号

公司名称

进口原油配额

进度

1

东明石化

750

已获批

2

盘锦北燃

700

已获批

3

弘润石化

530

已获批

4

垦利石化

252

已获批

5

利津石化

350

已获批

6

亚通石化

336

已获批

7

宝塔石化

616

已获批

8

汇丰石化

416

已获批

9

天弘化学

440

已获批

10

京博石化

331

已获批

11

鲁清石化

258

已获批

12

齐润化工

220

已获批

13

海右石化

320

已获批

14

鑫岳燃化

240

已获批

15

恒源石化

350

已获批

16

延长石油

360

已获批

17

神驰化工

252

已获批

18

中海精细化工

186

已获批

19

清源集团

404

已获批

20

鑫海化工

372

已获批

21

金诚石化

456

正在申请

22

岚桥石化

239

正在申请

23

丰利石化

293

正在申请

24

海科化工

220

正在申请

25

万通石化

 

正在申请

额度不详

26

鑫泰石化

 

正在申请

额度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