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以能耗目标管理为核心 促进企业长足发展
来源: 中国供热  添加时间:2018-02-01 浏览次数: 458
在能源紧张,原材料大幅上涨的情况下,集中供热作为一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方便生活的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集中供热系统作为能源的直接消耗者和热能的提供者,在基本建设和生产运行方面必须科学合理安排,挖掘系统的节能潜力,采取必要的节能措施,加强能耗管理,为供热企业节省成本。

供热企业的能耗主要是指燃料损耗和电能损耗,即煤耗和电耗,如果加上巨大的水耗,就是供热行业的能源损耗。

能耗产生的原因

1煤耗产生的原因
对于供热企业来说,理想的煤耗是该煤耗燃烧产生的热量正好等于热用户需求的热负荷。但是,理想的煤耗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么多余的煤耗是怎样产生的,是否有办法将其减少呢?多余的煤耗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购买和运输过程造成的原煤损失;另一方面是生产过程和热力输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即锅炉的热损失和热网的热损失。

2电耗产生的原因
热力生产电耗:是指热源厂内生产热量所导致的电耗,主要由给煤电机电耗、鼓风机电耗、引风机电耗、排渣机电耗等组成。

热力输送电耗:热力输送电耗是指热量通过管网输送到各家各户所需要的循环泵所消耗的电能。

生产办公及生活电耗。

降低能耗的技术方法


4降低煤耗的技术方法
降低煤耗的关键是想办法提高锅炉的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锅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损失,以此来达到节煤的目的。比如链条炉排,在燃烧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煤质调整煤层的厚度及炉排的转速,并对风量进行合理控制,使之燃烧处于微负压状态。如果煤层过厚或炉排转速过快,燃烧不充分即被带到灰渣区,可增大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采用分层给煤的燃烧方式或采用煤与炉渣混烧法,可以改善风煤燃烧接触状况,减少漏煤,同时降低炉渣的含碳量。

5降低电耗的技术方法
由热力生产产生的电耗主要与锅炉的负荷变化有关,经过实践证明,采用变频技术可使节电率达到30%~50%左右,效果非常显著;有热力输送产生的电耗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调节:

(1)大温差小流量:由于供暖输送的热量与供回水温差与流量的乘积成正比,而耗电量与流量的立方成正比,因此提高供回水温差和减少供暖的流量可节省大量的电能。

(2)循环泵采用变频技术及对称变频运行技术,最大限度地适用管网流量和扬程的要求,节省电能。

(3)将集中热力循环改为分布热力循环:目前,大部分热网都是采用集中热力循环,即热网只在热源的出口有一个热力循环系统,如果将热力循环系统分散至每个换热站或直接利用混水换热站的二次循环系统作为分布热力循环的动力,将节省大量的电能。

降低能耗的管理方法
随着供热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供热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供暖企业能耗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精细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在供热行业中的应用,为供热企业能耗管理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

1.能耗统计与核算成本明晰化:根据各项数据统计的结果,对比分析能耗的大小和构成比例是否合理,为成本分析和节能改造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做出客观的评估报告。

2.按需调节,减少无效供热:通过对供热设备、管网、用户及环境等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根据不同类型的用户、建筑结构和采暖末端,按需调节,避免无效供热,节能用能。

3.实时监控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从而降低系统故障的发生率和影响范围,确保供热系统的安全。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供热行业面临着能源、环境、经济等多重压力。供热能耗在能源消耗中占有着较大比重。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推进供热节能减排,挖掘现有供热资源潜力,推动供热企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是实现供热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